《異色邊緣》:劇情燒腦但風格獨樹一幟的回合制卡牌丨樂玩獨家測評
時間:2024-12-05 17:05:00
都說了美術風格獨特就是格外吸引人吧,今天測試的這款《異色邊緣》就是憑借著獨特精美的畫風吸引我,順利地把新手騙進來虐(褒義)。
開場CG大致講述了故事背景,在地理大發(fā)現的時代,人們通過“鉆石塵號”的擱淺偶然發(fā)現了一片全新的地域——“雪境”。
這片“雪境”確實終年被白雪覆蓋,然而“雪”并非水的凝結物,而是一種攜帶了異常信息的載體,人類如果在無防護的狀態(tài)下輕易接觸這些載體,思維和肉體都會受到侵蝕。
好吧,我理解為一種精神污染。那么雪地里的生物更要小心,感覺是一些很詭異的東西。
我趣,看見這個大撲棱蛾子翅膀,我打死都不會接近,真的。
負責研究這種異象的雪境委員會有下屬的兩大機構。
最后提醒我們,黃昏來臨時一定要前往“穩(wěn)定錨”內,因為夜晚的雪境將會刮起息暴(information storm)。
朋友們看到這里我已經后背發(fā)涼了,這一段前置的世界觀介紹給人一種規(guī)則怪談的即視感。文案的分寸拿捏的很好,敘述冷靜簡練,完全沒有故弄玄虛的感覺。
起名界面是觀影邀請函的形式。
嗯嗯這是要看什么電影,為什么簽名是這種令人不適的顏色,跟黑白灰的主色調相對比下極其突兀。
然后接下來又在哥們脆弱的神經上給予重擊。
我是你?什么意思?我去這個黑底白字,哥們你這是卡牌游戲還是恐怖游戲。
接下來我們受到邀請前往雪境,發(fā)出邀請的人是早已宣告死亡的導師“弗洛伊德”。我都想不通這些人都這么勇嗎?死人給你寄信你是說收就收啊?死人讓你去她死了的那塊地方你是說走就走啊?
這個世界的人言行都有一種強烈的違和感,大家都說的是中文,我每句話都聽懂了,但是拼在一起試圖理解就會發(fā)現——這特碼什么意思??這說的是人話?
有些地方寫的很晦澀,再多看幾句腦花要烤焦了,還是看看戰(zhàn)斗怎么玩吧。
《異色邊緣》對戰(zhàn)的基礎是依靠召喚物來擊敗敵人。己方站位僅限九宮格的左一列,部署位非常有限。
角色的藍色方塊數值是攻擊力,紅色方塊是血量。
勝負判定不是通過把對方首領的血條打空,而是通過屏幕上方的勝點來判斷。
點擊領袖可以看到領袖的技能,當然咱們現在等級太低了還沒技能。
還有一些略微復雜的判定條件專業(yè)術語。對卡牌游戲不熟悉的玩家(例如我)來說上手難度相當大,很多機制都需要不斷的熟悉和琢磨。
看得出官方也在努力教會我,如果能再簡化一些機制,或是用一些更通俗易懂的名詞,說不定會對新人小白更友好一些。
搓牌的手感不太好,部分卡牌可以指定攻擊目標,觸擊范圍判定有點微妙經常按錯。感覺還可以再優(yōu)化一下。
《異色邊緣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美術風格,劇情中展現的畫面有種詭異的寧靜,而它的角色立繪也延續(xù)了這種風格。
鄙人不才,對畫畫和色彩一竅不通,但還是能從中感受到陰郁的氛圍。
甚至UI設計也是,黑白的基礎色,加上局部的鮮艷桃紅色,無端聯(lián)想到一些恐怖元素和精神污染。
抽卡如上所示是可以拉下方的條自行控制一次抽幾發(fā),這倒是很實用。
卡牌的稀有度劃分規(guī)則較其他游戲略有不同,領袖是咱們主控的角色,從屬是局內可放置的召喚物(或人)。
卡牌無需升級,可以使用重復抽到的卡牌“升格”,也可以使用重復角色分解后的“雪塵”。
卡牌對戰(zhàn)確實不需要太冗雜的養(yǎng)成系統(tǒng),更重要的應當是牌組體系的搭配。
況且本作是有PVP模式的,序章結束后就可以開始跟玩家對戰(zhàn)打牌了,也可以選擇繼續(xù)過劇情模式。
這一套體驗下來,感覺腦子都焦了,《異色邊緣》的劇情看得出想要講好一個故事,大量的劇情對話插敘倒敘交替,敘事主體不斷變換,使得玩家在故事中的定位有著強烈的神秘色彩。
游戲的戰(zhàn)斗部分門檻較高,部分機制的觸發(fā)條件需要時間理解和適應。
玩法和美術風格上可以說獨樹一幟,創(chuàng)新獨特的機制想必也會吸引很多純血牌佬,在總體品質非常不錯的情況下希望不要曲高和寡吧,推薦牌佬們嘗試一下!
【本文由lwan.com獨家整理,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!】

發(fā)布作者